興趣沒有目的地 | 曾 博恩 | TEDxProvidenceUniversity

好文挑選

Serene
6 min readAug 1, 2019

今天的主題來聊聊,「興趣」這件事。

聽完曾博恩《興趣沒有目的地》TED演講之後,發現其實底下的留言才更是重要,不同領域的人同樣聽了一場講座,感想都不同,所以才更要去看回覆人的想法,裡面大部分都提到非常的受用,非常的令人反思,留言底下也充斥著不同行業的人,對於工作跟追求興趣的辛苦血淚史。今天透過博恩的演講,針對回應,整理並分享出新的觀點,讓我們好好的去思考。

(影片來源:TEDx Talks)

你問我,博恩是誰? 上網搜尋《博恩夜夜秀》,就會有一堆關於他的新聞或是影片出現。但今天主題不談論博恩是一位多麼優秀的公眾人物,不論學歷,而是以一位提倡者的身分,擁有愛好興趣的一個人,他將他看見的問題提出來,並讓大家省思,甚至可能讓人因此做出改變,你一句不經意的話,或許可以拯救某個人,但同時也可能會傷害到別人,所以文字的力量,很驚人。

興趣的力量,可以移山

第一件事情是,我覺得興趣是最能夠定義一個人的東西。

第二件事情是,興趣能夠讓一個人產生一個極大的動力。

你活著是為了你的工作,還是你活著是為了自己?

工作只是個手段,讓你可以從事你的興趣,而你的興趣本身才是目的地。

許多人問你花在這事物的報酬是甚麼,你花那麼多時間做這些幹甚麼?

如果你付出的時間與成效不成正比,那你會繼續堅持下去嗎?

「下班或下課後的我們,都在做甚麼?」

思考以下幾點,並在心中回應自己

1. 對於你來說,興趣是甚麼? 它能夠帶給你甚麼? 你認為興趣對你來說重要嗎?

2. 賺來的錢,你通常都將金錢花在甚麼地方上比較多?

3. 工作是為了甚麼? 生活是為了甚麼?

4. 你滿意你現在的生活狀態嗎?

5. 你想過的生活又是甚麼?

換個角度,仔細去看底下的留言,人們提出問題,並從回應中透露出生活型態、內心的渴望,及想被解決的問題。

Photo by Cathryn Lavery on Unsplash

列出20句留言文字稿

來源 : 《興趣沒有目的地》TEDxProvidenceUniversity

1. 一直很羨慕那些能將靈魂燃燒專注在自己喜歡事物上的人。

2. 興趣可以讓我們身心平衡無需理由動機,就是感興趣了。

3. 如果要為興趣找一個「目的」,我覺得可能是「快樂」。

4. 做有興趣的事就是在休息

5. 李尚龍的故事 到底為什麼不能就因為喜歡因為好玩去做一件事 「興趣不會達成目的 因為興趣本身就是目的地」真是受用。

6. 金錢只是當你投入在自己熱衷事物時所帶來的附屬品,我們卻被教導去追求如何才能為我們帶來更多金錢。

7. 媽媽:不要打電動了!打電動有錢賺嗎?有前途嗎?打電動能幹嘛

8. 現在的教育制度就是教人這麼功利吧 上課時老師常說“各位同學,讀書之餘也要培養額外的興趣哦”那讀書到底要做什麼?

9. 其實不少人沒有像螻蟻一樣的活著,他們也是下班之後有著自己的興趣,發揮專注的熱情,一點一滴的持續的做,只是大部分人並沒有那麼多的才華可以發光發熱,即使是讓眼神發亮的熱情,持續數十年的專研,最後還是停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而只能自得其樂,但誰在乎呢,畢竟我們正在做有興趣的事。

10. 你會發現剛開始不認同你的只是因為他們做不到或著他們沒有想到.並不是真的沒有用

11. 給予每個人都需要的人生指引。

12. 但更多人的情況是:你在浪費時間。為何不多賺點錢? 大概都是這種反饋,並不會有人認可、贊同、支持、鼓勵或是最基本的尊重欣賞。

13. 我們有著自以為實際但其實過度理想的想法,“努力加班以後就能實現夢想”“努力讀書未來就會有好工作“,接著我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做著這些事情,每件事情都在追求背後的目的和意義,而這些目的都是都是傾向報酬。可是人生真的就只是如此嗎?每件事都必須要有報酬嗎?這是社會給我們的假信念,努力和收穫必須等比例,然後它給了我們測量的尺去,例如錢、職位、獎狀等等。 但是人生在世,有很多事情都不是對等的,我們和朋友的深夜聊天並不會帶來永恆的友誼、和孩子的旅行不會帶來他們一輩子的孝順、愛一個人不代表不會換來對方的背叛,很多事情都是徒勞無功的,包括博恩的鋼鐵人興趣,到頭來沒有社會的一把尺是可以去度量它的收穫或益處,可是它卻賦予了我們生命的意義,即使它毫無意義(功利)。 剛剛提到的事物,愛情、友情、興趣,都是我們的熱情所在,如同博恩說的:『工作只是達成興趣的工具。。。興趣才是目的。』我相信人生的意義就是熱情的所在。

14.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現代人找不到興趣沒有真正想做的事,或者是這個興趣的困難度太高,沒有成就感就放棄了。

15. 先把現實顧好 再談興趣吧

16. 平穩踏實的生活,利用工作之餘,一樣可以去培養其他的興趣,你必須要為你的人生,現有的家人,以及未來的你 負責,先有平穩踏實的生活 你再去追求妳狂熱的興趣。

17. 所有的興趣還是建立在你有多少錢 才能做哪一種層次的興趣。

18. 小時候都被教導著培養興趣,長大用你的興趣去賺錢,那你在賺錢的當下,也能同時享受興趣帶來的樂趣,但我覺得興趣跟職業不能混為一談,長大後看了很多人,將自己的興趣跟職業相結合,最後的結果總是導致這份工作直接澆熄了他對興趣的熱情。

19. 工作幾年之後重新省思人生,發現好像一直都在追求某種物質來滿足自己,也因為從小受的教育,總是在意別人的眼光而沒有為自己而活過,找到自己的興趣去做看似簡單,不過就像博恩說的不只是別人,自己也會不自覺得問自己做這個可以得到什麼?

20. 「當你看到一個人在講最有熱誠的事情的時候,他眼睛其實是在發光的。如果你問我說用一個視覺意象來畫出活著是怎麼樣的話,我就會畫出那個眼睛裡面的光。

選擇權在你手中,你會怎麼做呢?

針對留言的回應,每個人對於生活的態度及做法都不一樣,博恩提出了工作只是個手段,太多人花太多時間得到太少的報酬,既然現在的社會狀態是這樣,那何不好好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不好好為自己而活?

“尤其是在這個社會,尤其我們這一輩,假如說大家已經都這麼厭世,大家覺得社會階級不流動,大家覺得我再怎麼努力都不會往上游的話,為什麼我們不為自己而活?”

而你認為的生活應該怎麼過呢? 興趣、工作、生活,你分配的比重又是多少呢?你認為興趣跟工作能夠結合嗎?聽完演講後,你覺得你應該對你的生活做出改變嗎?是一如往常地繼續過著不怎麼滿意的生活,還是選擇做出一些可能只是微小的改變呢?做不做出改不改變,選擇權依舊在你手上。

希望分享這篇文章能幫助到你,及你身邊的人。

原文出處: 閱聽人Reading what

如果你也有問題想問我,歡迎底下留言或是寄E-mail至slowsoul.lifestyle@gmail.com

在Medium拍手次數最高每次可拍50次,歡迎拍滿,也歡迎分享文章。

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下方拍手5次LikeButton化讚為賞,我也會持續發佈新的文章,再次謝謝讀到這邊的你。

--

--

Serene

一位喜愛創作、一切美的事物的慢靈魂,透過文字及影像記錄生活,在慢慢生活裡找回純粹的美好,期許自己的文章能帶給每位讀者一些靈感啟發。